混凝土泵也有脾气,混凝土要处理好再给我!
2021-08-14 来自: 混凝土泵 浏览次数:810
1.超高层混凝土目标设计。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技术方面主要考虑减少混凝土泵送阻力,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泵送损失。具体要求为混凝土需具有大流动性、高抗离析性、低粘度、高保坍、低泵损。
2.原材料要选好。根据混凝土目标设计好原材料,具体要求为:
1)水泥,采用性能稳定、水化热低、凝结时间利于施工的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矿物掺合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石灰石粉、矿渣粉。粉煤灰,不宜低于Ⅱ级,一方面改善混凝土粘聚性和可泵性,另一方面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放热,降低工作性能损失;石灰石粉,筛余细度宜小于15%,利用其微颗粒的填充效应,增加混凝土抗离析性能,并减少混凝土压力泌水;矿渣粉,不宜低于S95级,活性高,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同时改善混凝土微观结构,强化了浆体与集料界面的粘结力,提高混凝土抗离析性。
3)骨料,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体系的稳定性,减小离析,考虑降低大石子粒径,改善骨料粒型,降低泵送摩擦阻力,粗骨料宜选用5~10mm、10~16mm级配的整形碎石,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5~2.8范围的中砂。
4)外加剂,外加剂对于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十分关键,建议根据工程特点调整专用外加剂,调整需充分考虑在大流动性及高压泵送条件下混凝土整体的抗离析性能、高保坍性和低泵损性,严格控制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经时和泵压损失。
3.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围绕提高混凝土可泵性开展,可泵性指新拌混凝土在泵压下沿输送管道流动的难易程度及稳定程度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和内聚性(抗离析性)。具体措施有,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在保持水胶比不变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砂率,增加水泥砂浆的量,提高混凝土流动性并大程度减少混凝土泵送摩擦阻力;另一方面,采用相对较小粒径的粗骨料,减少骨料沉降,采用高保坍、高抗离析、低泵损的专用外加剂,提升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
本文由:混凝土泵整理